
【鄉村振興】鄉村振興要念好“人”字經
編輯:admin 時間:2023-07-05 06:37
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習總書記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進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迫在眉睫,要實現規劃“一張藍圖”到眼前“一幅實景”的轉變,離不開“人”的支撐,只有聚集人才、積攢人氣、服務人民,才能寫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鄉村振興要念好“人才”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是主體,人才是關鍵。如果沒有人才支撐,鄉村振興只能是一句空話。要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要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為引進人才搭建優質平臺,營造優渥環境。既要把高學歷、有能力、懂技術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吸引進來,也要把有理想、有情懷、有實力的在外大學生、鄉賢能人吸引回來,更要把有號召力、行動力、腳沾泥土氣息的“土專家”“田秀才”發掘出來,形成各類人才齊聚一堂共譜鄉村振興曲的生動局面。人才不僅要引得來,更要留得下、用得好。要建立科學有效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培育機制,進一步加大農技專家、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等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機制,樹立重基層、重一線、重實干、重實績的人才評價導向;要關心關愛人才,為他們解決好創業科研、子女就學、配偶就業等問題,讓人才安心創業、舒心生活。同時,要根據鄉村振興需要和人才專業特長,合理安排人才工作崗位,做到知人善任,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鄉村振興要念好“人氣”經。在商業中,有一句話叫“人氣即財氣”,也就是說人氣旺了,那么財氣自然就會來。反觀鄉村的發展也是同理,一個地方的人氣旺不旺,通常也就意味著一個地方發展得好不好。然而,近年來,因鄉村生產力水平低下,資源要素活力不足、基礎設施薄弱等原因,農村人口逐漸向城市流動,大部分青壯年外出務工,一年難得回家一次,有的在大城市闖出了路子安下了家,導致農村“空心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沒有了人氣,再好的政策也執行不下去,再好的項目也沒人落實,鄉村如何振興?因此,要把破解農村“空心化”問題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為鄉村振興聚集滿滿的“人氣”。要暢通外流人口回流渠道,通過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產業發展力度、完善創新創業項目扶持、提高農村生活保障能力等方式,提升鄉村的“顏值”和“引力”。通過出臺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比如,實施“游子回鄉”“干部規劃家鄉”等行動,促進外流人才回流為家鄉建設出謀劃策、貢獻力量,讓鄉村人聲鼎沸、歡聲笑語、“人氣”滿格。
鄉村振興要念好“人民”經。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人民群眾作為鄉村振興的服務對象,在制定鄉村振興政策措施時,充分尊重歷史文化傳統和人民群眾現實需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類施策,科學做好頂層設計,絕不能允許鄉村振興政策如“大紅燈籠高高掛”,好看是好看,落到地上一抹黑。要善于從人民群眾中汲取鄉村振興的智慧和力量,在編制規劃中充分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在推動實施中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人們共同擔負起建設美麗鄉村、共筑幸福家園的責任。當然,鄉村振興干得好不好,人民群眾是最終受益者、最有發言權。只有始終以增進人民福祉為目標,在發展中不斷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老百姓經濟上富足、精神上充足、生活上滿足,全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鄉村振興才算真正完成。
藍圖已經繪就,奮斗正當其時。我們要認真貫徹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不拘一格聚人才、不遺余力攢人氣、全心全意為人民,在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中,奮勇圖強、迎難而上,銳意進取、只爭朝夕,不斷開創鄉村振興工作的新局面,讓廣大農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來源:鄉村振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