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農業產業發展 鄉村振興加速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19-08-20 17:37
夏糧總產
上半年,全省夏糧總產22.77億公斤,夏糧播種面積832.2萬畝,冬小麥單產275.8公斤/畝
人均可支配收入
上半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62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98元,增長9.7%。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42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1%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上半年,我省聚焦產業振興,做深做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高標準推動三大省級戰略,總投資371億元的56個山西農谷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大數據中心、農產品國際交易中心、番茄小鎮等一批項目投入運行。雁門關農牧交錯帶啟動建設50個生態畜牧示范場,運城農產品出口平臺建成23個水果出口標準化示范基地。同時,圍繞太原晉中現代都市農業圈,晉北、晉南、晉東南、晉東城郊農業片區“一圈四片”城郊農業迅速發展。
7月31日,呂梁市文水縣開柵鎮,野山坡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車間,一瓶瓶沙棘汁靈巧地在流水線上轉動著。副總經理劉智明告訴記者:“這幾年,我們公司不僅帶動了周邊果農增收,也帶動了相關的上下游產業,比如玻璃瓶產業、包裝箱產業、物流等產業鏈的發展,解決了開柵鎮萬余人就業。這兩年,我們更加重視科技研發,和省農科院、省林科院、省食品研究所等合作開發出了沙棘口服液、沙棘籽油等新產品,力爭將沙棘全身‘吃干榨盡’,形成了‘產、加、銷一條龍’‘科、農、工、貿一體化’的發展格局。”
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呂梁野山坡食品有限公司的發展是我省現代農業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省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實施,出臺2019年鄉村振興若干政策措施,集中17億元重點支持有機旱作農業、雜糧全產業鏈開發、三大省級戰略、農村改廁等重大工程項目。特優區和產業園創建取得進展,隰縣成功入選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批復創建2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央和省級安排資金33.75億元,用于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上半年,我省特色果菜產銷兩旺,農產品加工業平穩較快發展,完成銷售收入963.6億元,同比增長9.5%;夏糧生產再獲豐收,春播結構繼續優化;全省夏糧總產22.77億公斤,夏糧播種面積832.2萬畝,冬小麥單產275.8公斤/畝,為歷史第二高單產年份。全省春播面積3833萬畝,雜糧、蔬菜、中藥材、飼草、花卉等特色作物增加31.9萬畝。
產業發展了,農民收入也隨之持續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發布的抽樣調查資料顯示,上半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62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98元,增長9.7%,四大項收入全面增長,增速高于GDP和城鎮居民收入。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42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1%。
省社科院研究員趙旭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我省農業發展圍繞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找準發展定位,構建農業產業體系,推動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構建多元化、綜合化、專業化、特色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同時,通過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出臺支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政策,努力克服氣候、非洲豬瘟等多重不利影響,全省農業經濟總體保持了穩定運行。下一步,我省要聚力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穩定畜牧業發展,抓緊研究制定農業龍頭企業扶持政策,從財政補貼、人才引進、用地用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時,推動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基層農技、農經體系改革,持續穩定推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