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現代化新保定最亮麗的底色
編輯:admin 時間:2022-12-23 06:24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為我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保定阜平向全黨全國發出脫貧攻堅動員令,囑托我們“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省委要求保定努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走在前列、打造新樣板。保定堅決做到“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省委有安排、保定見行動”,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知重負重、砥礪前行,全力打造都市農業強市中國式現代化保定場景,讓鄉村振興成為現代化新保定最亮麗的底色。
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樣板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脫貧攻堅期間,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上下同心、精準施策,9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110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2.7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新征程上,我們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作為新的使命任務,全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讓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我們深化四級聯動空間布局,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加強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延續歷史文脈,堅持景村共生、景村融合、景村互動,整體構建“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線一風景、一縣一品牌”生態宜居、全域大美鄉村格局。我們深化“三環四帶”片區建設,對標環京津、環雄安、環主城區,釋放紅色傳承帶、長城文化帶、太行山生態帶、京西百渡休閑帶等資源優勢,打造美麗鄉村示范區、美麗鄉村風景帶。我們深化“五組團”共同發展,精心打造“生態+”“文化+”“產業+”“康養+”“數字+”五類美麗鄉村。
全力打造“聯動京雄”都市農業新樣板
保定是農業大市,區位優勢明顯,農業資源豐富,是京津雄重要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新征程上,我們召開都市農業創新發展大會,大力推動傳統種植向科技引領轉變、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家庭分散生產向適度規模經營轉變、一產獨秀向一二三產融合轉變、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開展“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馬蘭一號”小麥畝產803.1公斤,刷新了高產紀錄。到2025年,把全市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高標準發展設施農業,按照“保北精品設施蔬菜、保南優質設施瓜果、保東特色設施果菜、保西高效設施食用菌”布局,打造環京津高標準“原料車間”。高品質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做優做強糧食、植物油脂、水果、蔬菜、畜禽產品、水產品、食用菌等加工業。依托河北省首家中央廚房預制菜產業聯盟,培育中央廚房預制菜本土企業近百家,特色產品百余種,打造中國北方預制菜產業第一城。落實100萬畝文冠果規模種植,創建國家木本油料產業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示范區。
全力打造“保定模式”支撐平臺新樣板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新征程上,我們依托京津資源,堅持城鄉規劃建設、功能配套、管理服務“一盤棋”。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推進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申報創建、河北省食品實驗室建設、市級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和“博士農場”建設;穩步推進縣級農業科技園、鄉鎮農業產業園、村級農業特色園三級園區建設,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一縣多園”格局。搭建金融創新平臺,運用股權、債權、期權等多元金融工具,促進信貸資金、保險資金、投資基金等金融活水向農村流動。搭建拓寬招商引資平臺,創建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站式服務、一抓到底的“五個一”項目招商引資新機制,推動農業農村重點項目快速發展。搭建人才引育平臺,加強實用工程人才、高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等培養,打造多業態鄉村“雙創”人才隊伍,組建市級設施農業、食用菌產業、水果產業等專家團隊。
全力打造“聯動互通”數字鄉村新樣板
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立足新時代國情農情,以數字鄉村建設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新征程上,我們堅持數字賦能,把數字鄉村作為數字保定建設的重要部分,讓數字化、智能化成為美麗鄉村新動能。聚力數字鄉村智慧大腦建設,搭建數字“三農”協同應用平臺,研發數字農業農村智慧大腦多場景應用,整合現有農業農村平臺系統,匯聚全市農業農村數據資源,構建全市農業農村大數據“一張圖”。聚力數字城鄉互聯互通,推動農村千兆光網、5G、移動互聯網與城市同步規劃建設。加快電網、水利、冷鏈物流、農業生產加工等鄉村基礎設施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聚力數字“三生”應用場景構建,迭代“生產、生活、生態”數字應用場景,推進產業發展數字化,打造萬畝生態智慧農場、中化MAP農場新場景;推進公共服務數字化,基本實現村民辦事不出村;推進農村生活服務數字化,實時提供遠程醫療、居家養老等服務。
全力打造“四治善政”鄉村治理新樣板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新征程上,我們堅決貫徹中辦、國辦《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辦法》,構建職責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推進的鄉村振興責任體系,唱響以畝產論英雄、以創新論英雄、以宜居論英雄、以增收論英雄、以平安論英雄。加快構建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完善“5+3+N”鄉村治理體系,即發揮村黨組織、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五位一體,村群團工作站、村群眾服務站、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三站”配套,鄉賢參事會、道德評議團、法律服務團等社會組織作用。完善“一化兩制”鄉村治理模式,加強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出臺網格員隊伍管理辦法,全市劃分93976個網格并全部配備專兼職網格員,做到有隊伍、有職責、有管理、有保障,實現了全能網格全覆蓋;設立“清單制”“積分制”,完善小微權力、公共服務、政務服務等清單,帶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完善“數字+”窗口機制,打造“數字+公共服務”窗口,建立“指尖上的服務中心”;打造“數字+鄉風文明”窗口,開展最美家庭、身邊好人等選樹宣傳;打造“數字+法治”窗口,探索移動微法院、共享法庭等模式。
全力打造“系統集成”農村改革新樣板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蹦壳?,全市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上的占67.13%。新征程上,我們積極探索農民收入倍增新路子,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新路子。清理規范農村集體經濟合同,鼓勵和引導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用好盤活財政扶持資金和集體資產、發展服務經濟、開展股份合作等方式。探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新路子。規范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開展示范社創建,持續發展家庭農場和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探索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新路子。深化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改革??偨Y推廣“農投公司流轉+社會資本聯合建設經營+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組織”等模式,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探索農村改革新路子。依托村級事務公開平臺,完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發揮市場配置農村資源作用,推動農村生產要素有序流動。穩慎推進宅基地改革,探索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制度和有償退出機制。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們一定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部署,唱響解放思想、奮發進取主旋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上建設一個高品質、有韌性的現代化新保定,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