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部培訓【黨史學習教育動態】 “四史”學習教育中的“銀發”力量
編輯:武漢大學 時間:2021-05-14 09:46
武漢大學有一支由老干部、老專家、老教授、老模范組成的學習“四史”珞珈銀齡宣講團,他們充分發揮參與建黨百年偉大成就的見證者、親歷者、奮斗者的優勢和作用,為“四史”學習教育注入珞珈“銀發”力量。宣講團成立一個月以來,已面向校內外開展“四史”學習宣講20余場,受眾5000余人次。銀齡宣講已經成為武大珞珈山上一道靚麗的紅色風景線。
建全機制、建設隊伍、建好平臺
學校黨委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緊扣“四史”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將學習“四史”珞珈銀齡宣講團工作納入學校黨史學習教育工作,進行整體規劃和部署,明確由黨委宣講部牽頭、離退休工作處具體負責、各二級單位共同配合,研究制訂工作方案,加強頂層設計和策劃引導,強化組織保障,有效整合資源力量,充分發揮各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和服務作用。
武漢大學現有離退休教職工7010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職稱2859人,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657人,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授、老模范眾多,具有組建銀齡宣講團的堅實基礎。
學校黨委堅持標準、嚴格程序組建隊伍。堅持兩個“硬核”標準:一是受歡迎、有影響、被敬仰的名人。二是理論功底深、實踐經驗豐富、宣講能力強的名師。嚴格程序、層層篩選,各二級單位推薦,宣傳部、離退休工作處把關,擇優遴選15位組成“珞珈銀齡宣講團”。
組建培訓交流平臺。學校黨委舉辦老中青宣講團成員培訓班,老少同臺,聚焦主題,以講代訓,相互交流、學習和研討;離退休工作處組織珞珈銀齡宣講團集體備課,把握正確導向,共同探索宣講思路,豐富宣講主題,完善宣講框架。建線上交流平臺,實時交流備課情況和工作思考,切磋打磨宣講報告。
緊扣主題、緊扣受眾、緊扣節點
緊扣政治主題,凸顯政治引領。銀齡宣講團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并結合自己的專業和學科背景,深挖學科發展、科研工作中的黨史故事、紅色元素,講活優秀先進人物的鮮活故事,講好學術中的政治、專業中的歷史,講清教學科研與理想信仰之間的現實邏輯、歷史邏輯、內在邏輯,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做到內容權威、方向不偏。
緊扣受眾對象,宣講深入人心。根據不同對象的特點和需求,進行分眾化、差異化、精準化宣講。跟大學生談信仰的味道,談奮斗鐫刻青春、奉獻回報祖國;跟青年人才談科研報國,談攻艱關鍵核心技術、變“卡脖子”為“撒手锏”;跟管理干部談初心使命、談擔當作為,“雙一流”建設離不開“雙一流”管理;跟老同志談輝煌成就,談老有所為、初心不改,談發展前景、美好未來。
緊扣時間節點,豐富宣講內涵。抓住清明、七一、國慶、新生入學、畢業離校等重要節點,利用主題黨日、黨課團課、畢業典禮、節慶紀念活動等契機,將銀齡宣講與系列活動相結合,豐富活動內涵,活潑活動形式,大力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
講好“四史”、回顧校史、共話人生
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是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領導中國人民為了實現中國夢的探索史、奮斗史、創業史和發展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而“四史”是這一教科書中最重要的內容。
宣講團團長夏建國教授從百年輝煌的基本經驗,談理論創新的內在邏輯;何萍教授從世界歷史的變化,看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創造一百年;伍新木教授通過40多年前親身參與“蛇口特區”的規劃建設的幕后故事,講述改革開放40年的蓬勃發展……老同志們以耳聞目見、親身經歷講“四史”,能夠更生動地、更有說服力地講好中國共產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講好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講好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
武漢大學是一片紅色的沃土,武漢大學最大的底色就是紅色。武漢大學的發展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的生動縮影,是開展“四史”教育的鮮活教材。
銀齡宣講團的成員在學校工作了幾十年,熟悉校史校情,能充分挖掘武漢大學紅色文化資源,把黨史教育和校史教育結合起來。武漢大學原黨委書記李健講述以董必武、陳潭秋、李達、李漢俊等為代表的一批武大校友,為中國共產黨建黨作出的重要貢獻;93歲朱傳棨教授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講述武漢大學老校長李達和毛澤東的故事,追憶先輩事跡,感受革命情懷;嚴清華教授從經濟與管理學院院史出發,講述一代又一代武大管理人如何篳路藍縷、櫛風沐雨,珞珈學派如何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銀齡宣講團成員的奮斗故事和人生感悟,有著歷史的沉淀和人生的智慧,蘊含著對黨的堅定信仰和如磐初心,具有跨越時空的力量,是極為寶貴的財富和重要經驗。歐珠光教授講述從孤兒奮斗成長為大學教授,王長銘教授從個人抗疫中看中國偉大戰疫精神……老同志通過自己的人生故事和親身經歷,來講理想、講信仰,能夠講得更加具體而生動、通俗而深刻,能夠更好地傳達深意,深入人心,鼓勵青年一代不斷克服困難、奮勇前行,提升黨史宣講的感染力和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