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學習】“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失事:周總理因手術逃過劫難
編輯:admin 時間:2023-04-12 05:45
1955年,在萬隆會議召開前夕,國際反動勢力和臺灣當局竟欲暗殺途經香港參加亞非會議的周恩來總理。而在中方獲得相關情報并提前通知英方注意采取相應措施之后,臺灣特務分子仍在中國代表團首批工作人員包機“克什米爾公主號”上安裝定時炸彈,造成飛機爆炸墜海。所幸的是,周總理因為臨時改變了路線,躲過一劫。
1955年4月11日當地時間12時15分,載送中國代表團成員的,屬于孟買印度國際航空公司所有的飛機“克什米爾公主號”自香港起飛赴雅加達,途中爆炸起火,機身墜入海中,包括中外新聞工作者、接待人員、總理司機等在內的十多人遇難。
定時炸彈釀悲劇
“飛機起飛后約5小時,正在距海面18800英尺的高空飛行,在飛機內聽到了一聲沉悶的爆炸聲,隨即發現右翼第3號發動機吊艙后面的地方局部著火。”“飛機立刻開始迅速下降以便在海上實行強迫降落。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下降飛行的最后階段內,濃煙進入駕駛艙,使得能見度減少到幾乎等于零。”“只有三名人員在這次失事中幸存。”根據解密檔案中的印尼空難調查委員會的事故調查報告顯示:“克什米爾公主號”的失事“是由于放在飛機右翼輪艙處的一個定時炸彈爆炸造成的”。
目標直指周總理
按照原定計劃,周總理將乘坐該包機前往雅加達。所幸周總理因為剛做完闌尾炎手術,臨時改變了路線,從昆明取道仰光到達雅加達。這些信息可以從緬甸總理吳努和周總理的來往信件中查閱到,而當時這是屬于絕密的,所以臺灣當局特務機關一直以為周總理會乘坐“克什米爾公主號”。
殺人者逍遙法外
英國駐華代辦歐念儒面交時任外交部副部長章漢夫的《關于克什米爾公主號破壞案的警察調查綜合報告》披露,嫌疑犯鎖定為香港啟德機場清潔人員周梓銘(化名周駒),此人被臺灣特務以60萬港元收買,在“克什米爾公主號”上安裝了一枚定時炸彈。正當港英警務處對周實施逮捕時,周卻逃到臺北。更令人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英方對這一案件的調查工作一直沒有進展,殺人者逍遙法外。
來源:中國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