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黨建】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
編輯:admin 時間:2022-07-26 06:35
“多虧黨的好政策,不光讓我物質脫貧,過上了富裕的好日子,也讓我‘精神脫貧’,找到自信,成了一個能夠帶動別人、影響別人的人。”
早在2013年,趙鵬博一家因缺少技術,家庭收入少,生活不好過。隨著黨的各項扶貧政策的實施,支持自主創業的扶持政策相繼出臺,激發了趙鵬博創業的積極性,讓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經過一番考察,趙鵬博決定種植無花果。可是,缺地、缺資金成了擺在她面前的難題。就在這時,村黨支部主動幫她流轉了10畝土地,還協調了3.6萬元的金融扶貧貸款,解決了她的燃眉之急。順利種植后,成熟的無花果不易保存,銷售又成了趙鵬博最操心的事,村里推薦她參加“村姑抖音直播”培訓,幫助她拓寬銷路,通過抖音平臺宣傳,成熟的無花果順利走出了田間地頭。
“黨的好政策讓咱過上好日子,咱做人不能忘本。”在上級的政策宣傳和激勵下,趙鵬博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入了黨,并于2021年被選為村委委員。如今,趙鵬博常常向村民宣傳黨的政策,積極動員村民種植無花果走上致富路,得到了群眾的贊許和信任。
像趙鵬博這樣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在大營鎮不勝枚舉:小沈河村村民饒環,從貧困到靠養蜂致富,在她的帶領下,現村內的養蜂專業戶就有5戶,戶均每年收益三萬余元;蠻子營村村民任國峰承包了200余畝荒山,進行花椒連片種植,帶動了附近村民種植400余畝,有效增加了群眾收入。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靠黨和政府,我要把西瓜種植做大做強,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才像樣兒。”在大營鎮青城社區旁的西瓜田里,瓜農申曙光拍著胸脯說,“現在政策好,大家的錢袋子鼓起來了,住的房子也漂亮了,社區里就有學校、文化廣場,配套設施全得很,但咱決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要好好奮斗,依靠勤勞過上幸福日子。”
群眾的理解與支持,離不開寶豐縣常態化、多樣化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活動。近年來,寶豐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鄉村大舞臺、農家書屋等,組織駐村干部、老黨員、文藝骨干等成立“群眾宣講團”,進村入組開展政策宣傳、成果宣傳、典型宣傳,用生動、樸實、接地氣的語言,不斷激發群眾勤勞奮斗的精氣神,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黨的溫暖。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宣傳教育示范引領作用,聚焦群眾關注點,找準宣講切入點,進一步壯大宣講隊伍,在豐富活動形式、拓展平臺載體上下功夫,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