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史學習】加強“五個鍛造” 做到“五個過硬”
編輯:admin 時間:2022-07-20 05:35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并堅持了一整套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這些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戰勝無數風險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新時代新征程,國際國內形勢嚴峻復雜,前進道路上仍面臨著許多難關和挑戰,風險越大、挑戰越多、任務越重,我們越要從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汲取智慧和力量。傳承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應著力加強“五個鍛造”,做到“五個過硬”。
加強政治鍛造,做到政治過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旗幟鮮明講政治、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是黨的生命,也是我們黨能成為百年大黨、創造世紀偉業的關鍵所在。回顧黨的歷史,遵義會議之所以是我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根本在于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全黨經過政治鍛造,逐步認識到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極端重要性。從這以后,我們黨更加堅定成熟、堅強有力,引領中國革命闊步走向新的勝利。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對黨和人民事業至關重要。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就是核心。有習近平總書記的領航掌舵,就沒有任何困難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這是黨之所幸、國家之所幸、人民之所幸。加強政治鍛造,就要時刻牢記旗幟鮮明講政治這一根本要求,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在政治上更加堅定、更加成熟、更加主動。
加強信念鍛造,做到信念過硬。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參觀湘江戰役紀念館時指出,為什么中國革命能成功?奧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湘江戰役是長征途中最為慘烈的一戰,無數年輕的將士用生命為中國革命保存火種,中央紅軍從8.6萬多人銳減到3萬多人。什么樣的力量能夠讓年輕的紅軍將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這是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飽受戰亂、山河破碎、生靈涂炭之時,中國共產黨以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朝著民族復興的目標義無反顧、一往無前。這樣的堅定信念,是我們黨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現在,我們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但面臨的挑戰仍然是嚴峻的,面對的困難仍然是巨大的,需要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奮斗乃至犧牲。加強信念鍛造,就要始終初心不改、志向不移,堅定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立志為崇高的理想信念奮斗終身。
加強本領鍛造,做到本領過硬。我們黨的百年偉業,沒有哪一件是敲鑼打鼓就能輕松實現的,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三次偉大飛躍,沒有哪一次是閑庭信步就能輕松跨越的。如果沒有過硬本領,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無從談起。黨和國家事業越發展,對我們的能力要求就越高。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無論干事創業還是攻堅克難,都需要鐵肩膀挑起硬擔子。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增強8種本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提出要提高7種能力,在許多場合都對黨員干部練就過硬本領提出明確要求。這些要求,歸根到底是要掌握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加強本領鍛造,就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努力掌握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道理學理哲理,不斷深化對這一重要思想科學體系、精髓要義、實踐要求的理解把握,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
加強作風鍛造,做到作風過硬。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越是重大歷史轉折關頭,我們黨越是重視抓作風建設。在艱苦卓絕的抗戰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要在延安養成一種風氣,用延安作風打敗西安作風;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指出:“在目前的歷史轉變時期,問題堆積如山,工作百端待舉,加強黨的領導,端正黨的作風,具有決定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黨作為一個在中國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作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可以說,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優良作風都是激勵我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同時也要看到,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沒有經受過革命戰爭年代那樣血與火的考驗,容易出現承平日久的精神懈怠,必須時刻自警自省。加強作風鍛造,就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加強紀律鍛造,做到紀律過硬。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毛澤東同志說,我們黨是“一個有紀律的,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黨”,有紀律被放在最前面。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黨的八大黨章強調“沒有紀律,黨決不能領導國家和人民戰勝強大的敵人而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從改革開放初期《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把加強紀律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無不體現了我們黨堅持“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可以說,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打敗窮兇極惡的敵人、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靠的是鐵的紀律保證。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樣要靠鐵的紀律保證。加強紀律鍛造,就要始終把紀律挺在前面,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嚴守黨的各項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切實把鐵的紀律轉化為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接班人,必須立志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我們要對照政治過硬、信念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紀律過硬的目標,堅持不懈加強自我鍛造,從而更好地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傳承黨的優良作風,賡續黨的紅色血脈,努力在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
來源:時事報告